江西 南昌 青山湖区
建校:1923
类别:财经类
简称:江西财大、江财(JUFE)
部门:江西省

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的起源可追溯至1923年成立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财政信贷科,历经近百年的积淀和发展,已发展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等职能为一体的教研单位。在2014、2019年连续两次荣获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一、办学特色

学院已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开办4个本科教育专业,开设财政学(智慧财税)跨学科交叉专业、税收学(拔尖人才创新实验班)和特色培养课外“信毅实践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拥有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十余项。MPA专业学位点成为江西省首批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开辟了江西省人大预算工委、财政部江西专员办等20多个实习实践基地。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中成绩喜人,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赛二等奖、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道国家铜奖等。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李健同学荣获江西省优秀志愿者,学院春晖支教队获得“江西省三下乡优秀服务队”,红扬社被团中央表彰为“先进团队”。

学院党团组织先后获评“全省五四红旗团委”“思政工作先进集体”“校五四红旗团委”“共青团品牌项目建设贡献奖”,学院用民族特色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读懂民族、读懂中国。

二、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61人,教授28人,副教授23人,博导14人,硕导56人,拥有校外实践导师100人。拥有教育部财政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赣鄱人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霍英东教育基金青年教师奖、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28人次。

三、科学研究

学院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应用经济学与公共管理学比翼齐飞的学科格局。在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3个专业获评全省第一、1个专业全省第二;财政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税收学入选全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应用经济学获得“A-”,公共管理学获得“B-”的丰硕成绩。拥有2个博士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拥有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省示范性硕士点等重要学科平台。

学院科学研究成果丰硕。近五年来,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CS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200余篇;学术论文被EI收录和三大书报资料中心转载50余篇;完成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50余项;在研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4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20余项。倾力打造三大高端学术论坛品牌《尚公讲坛》、《青蓝论坛》、《香江公共管理论坛》,每年邀请众多知名学者讲学。学院定期出版《赣江财税论坛》、《公共经济与管理评论》、《公道MPA》和《全面建成小康决策参考》等刊物,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专业刊物和智库。教师研究成果屡获佳绩,由学院原党委书记王乔教授领衔的《共和国税收征管七十年》荣获中国税务学会2020年度税收学术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四、发展前景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明显,研究生考取率逐年上升,公务员考取率位居省内前列。2020届毕业生共有407人,国考上岸率达5%,升学率达23%。众多学子被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录用。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紧密结合财经类高校学科优势,将财税学科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建成国内首家中国税收票证博物馆,并成为全国社科普及基地。通过以馆育人、以赛励人、以课化人等沉浸式“自选动作”,引导师生回眸税史,汲取奋进力量。

五、国际化办学

学院与日本立命馆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美国西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发挥自身的智力优势与专业特长,广泛开展各类干部培训,为全国各地培养了一大批财税干部和公共管理人才;积极承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项目,为政府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率先发起成立了全省MPA研究生教育联盟和全省社会保障专业建设联盟。

六、2021年招生专业介绍

(一)财政学类

1、财政学(全省排名第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财政、税务、预算、国有资产评估、公共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政府机关、相关公共部门和企业从事财税业务、预算管理、税收代理及筹划、公共部门财务、公共决策与分析等工作或在高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秉承“慎独尚公”优良传统,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

本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淀,具备学科平台高、师资力量强、人才需求旺、社会声誉好等优势,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具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2、智慧财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财政学深度融合)

智慧财税交叉融合专业,是在传统专业(财政学)基础上的改造升级,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设立的交叉融合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当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财税业务与财税信息日益呈现海量数据处理、实时云计算化需要,具备扎实的财政税收专业知识,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跨学科高端复合型财税人才。

3、税收学(全省排名第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备税务与注册税务师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种协会、社团、基金会、中介机构等部门从事税收征管、税务咨询、税收筹划、税务代理等工作以及在科教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秉承“慎独尚公”的精神,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税收、财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税务、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精通税务、财会业务,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外语阅读能力和相当强的外语听、说、写、译能力,能利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从事业务工作。

(二)公共管理类

1、行政管理(全省排名第二)

本专业分为政府管理和市政管理方向。通过修读行政管理专业和财经管理类课程,培养既具有行政管理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又具有金融理财和财经实务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在政府机关及相关公共部门、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研究、咨询及其他综合管理服务工作,能够进行相关事务的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毕业时颁发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2、劳动与社会保障(全省排名第一)

本专业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险方向,是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和示范性硕士点专业。本专业立足财经特色,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修社会保障专业和财经管理类课程,培养能够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卫生、保险、金融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员工福利、商业保险等方面的管理、咨询、经营、策划工作,具有“信、敏、廉、毅”素质和财经特质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本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与政府、银行、保险、企业、社区等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毕业时颁发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招生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学习方式
地点
证书
2年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1年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1年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2年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1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1年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请完成安全验证
用户反馈
问题描述
还可以输入 300
还未填写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方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相关图片
可上传 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传3张图片
反馈成功
举报内容
  • 内容不真实
  • 旧闻重复
  • 内容质量差
  • 软文广告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成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