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 南昌
建校:1971
类别:理工类
简称:华东交大(ECJTU)
部门:江西省

华东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2个系、3个本科专业、1个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重点实验室,参与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检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十四五”一流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在第二轮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获评“五星级专业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评“四星级专业点”,两个专业均列所属专业全省第一。学院现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交通运输工程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两个专业硕士点;现有在校本科生8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1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90余人,专任教师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0余人,专任教师博士化率82%;学院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江西省创新驱动“5511”工程科技创新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江西省“井冈学者”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较高的优秀教师。

专业介绍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五星级专业点、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专业)

本专业2000年首次招生,在2021年最新一轮江西省专业评价中排名第一,为五星级专业。

先后获批:

国家一流专业;

江西省一流专业;

江西省品牌专业;

江西省特色专业;

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江西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江西省“十四五”期间一流专业(特色专业)。

专业获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内的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近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经费达2000余万元。

专业从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与科技发展等要求出发,紧贴轨道交通行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聚焦于“交通特色、轨道核心”目标定位,形成了“思政教育融合专业教育、行业教育融合专业教育、创新教育融合专业教育”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超过95%以上。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国铁集团下属18家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比亚迪、江铃、北汽福田等知名车辆制造企业,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工程等相关工艺开发、结构设计、新产品研发和管理等工作。

近三年平均考研录取率为33.5%,其中超70%的同学分别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继续深造。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四星级专业点)

本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在江西省两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均位列省排名第一。2020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被评为江西省四星级专业点。

本专业拥有江西省高等学校“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江西省青年科学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者、天佑优秀教师等一批严谨治学、学术造诣较高的优秀师资。本专业拥有各类仪器设备900余台(套),固定资产近1500万元。

专业以“面向交通、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在轨道交通应用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并能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材料研究、工艺设计、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发展规划制定、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三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6%以上,主要就业渠道如中国中车、比亚迪、中国中铁等大型企业;平均考研录取率为38.7%,主要录取学校包括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名校。

社会影响

近年来,全院教师承担了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铁集团重点研发课题、江西省科技厅科研项目、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达150余项,横向经费1800余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9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0余项;学生获包括中国国际“互联网+”银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各类创新创业奖励百余项。多年来,为行业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

部分知名校友

弓凤君,男,2006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友。2016年创办了江西瑞昌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先后承揽了渝黔铁路钢轨焊接及应力放散、吴中城际铁路钢轨焊接及应力放散、呼和浩特地铁2号线钢轨铺设及钢轨焊接等项目,所有施工项目均获得业主的一致好评,公司和个人在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陈水亮,2000级校友,江西师范大学教授,江西师范大学“英才培育”人选。主要从事电纺纳米纤维、超级电容器和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它们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等相关的研究工作,在《Energy & Environ.Sci.》《Adv.Mater.》《Electrochem.Commun.》 《Bioresour.Technol.》等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4.0的一区、二区论文30余篇,3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30.5的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文章他引次数1500余次,H-index 24;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项。

谢永胜,2000级校友,江西全方位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其相关产品技术已获授权专利100项,并获得11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王艳林,2001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友,2010年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现为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微纳结构研究团队高级工程师、曾任职于方大集团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技术专家2012年获江西省南昌市引进“重点高层次”人才,2013年获江西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

主要就业方向

铁路运输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及其它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科研机构,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等。

重点就业单位

国铁集团下属18家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比亚迪、江铃、北汽福田等知名车辆制造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公牛集团有限公司,日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招生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学习方式
地点
证书
2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2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2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江西
结业证 学位证
请完成安全验证
用户反馈
问题描述
还可以输入 300
还未填写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方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相关图片
可上传 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传3张图片
反馈成功
举报内容
  • 内容不真实
  • 旧闻重复
  • 内容质量差
  • 软文广告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成功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