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过率看在职研究生:你属于易考人群吗?
在职读研是职场人提升学历、突破职业瓶颈的重要途径,但是说实在的,在职研究生的通过率,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因为它受很多原因的影响,比如院校、专业、考试难度、个人基础等等。但总体来说,只要好好准备,通过率还是可观的。
接下来这篇文章,就帮助大家全方位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建立起长期备考的信心。该怎么准备在职研究生考试呢?下面详细解答:
一、什么是通过率
在了解在职研究生备考信息之前,先明白啥是在职研究生的通过率。说白了,就是报名考试的人数,和最后成功上岸的人数占比。这个数儿,与考试方式、院校层次、专业方向等原因密切相关。
目前在职研究生主要有四种报考方式,分别是同等学力申硕、非全日制研究生、高级研修班和中外合办硕士,它们的通过率差别还挺大的。最主流的两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这个要参加全国统考,难度相对大一些;还有就是同等学力申硕,这个可以先学习后考试,通过率会高不少。另外还有高级研修班和中外合办硕士,这些的通过率又不太一样。
简单来说就是:选择不同的报考方式,你上岸的难度也会不一样。就像玩游戏选难度级别似的,关键是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
二、通过率关键因素:报考方式的选择策略
1.同等学力申硕:高通过率有保障
先说通过率较高的同等学力申硕。它采用“先入学后考试”模式,考生可先进入院校课程班学习,再参加全国统考。考试科目仅包含外国语(英语、日语等)和学科综合两门,满分100分,60分即为通过考试,且单科成绩可保留4-6年,又多次补考的机会,考试科目的难度低,通过率普遍在70%以上,部分冷门专业甚至接近80%。
2.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一决高下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比较硬核了,非要要和全日制一决高下。考生需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12月联考),考试科目、难度、分数线与全日制研究生完全一致。以管理类联考为例,考生需通过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两门考试,且需通过院校复试,竞争激烈。部分名牌、热门院校通过率相对较低。
3.高级研修班与中外合办硕士:免联考通道
想走捷径的话,可以考虑高级研修班和中外合办项目。这类不用参加全国联考,仅需提交申请材料并通过院校自主考核(多为面试)。虽然对英语和工作经验要求高,但通过率普遍在80%以上。不过要注意,学费比较贵(10-30万不等),而且不是所有项目都能获得教育部认证,选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所以选哪种方式,关键要看你的学习基础、时间精力和预算情况。同等学力适合想稳妥拿证的,非全适合基础好的学霸,国际项目则适合预算充足的职场人。
结合实际报考经验,四种在职研究生通过率对比对比表(仅供参考)
报考方式 | 考试难度 | 通过率 | 证书类型 | 学费范围 |
同等学力申硕 | 低 | 70%+ | 硕士学位证 | 2万-5万元 |
非全日制研究生 | 高 | 30% | 毕业证+学位证 | 5万-20万元 |
高级研修班 | 低 | 80%+ | 结业证 | 几千到几万不等 |
中外合办硕士 | 中 | 80%+ | 国外院校学位证+认证 | 15万-40万元 |
三、院校专业差异: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使报考方式相同,不同院校、专业的通过率也存在显著差异。
1.院校层次:985/211院校竞争更激烈
不同院校的在职研究生通过率可不一样。像985/211国内知名高校,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校友网络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名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具优势,所以报考的人数也多,竞争激烈,通过率大概在40% - 50%左右,备考难度也成倍增加。
2.专业方向:热门专业“卷”到离谱
像计算机、金融、工商管理、会计等热门专业报考人数众多,通过率远低于平均水平。一些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像医学专业的在职研究生,由于知识难度大,对专业基础要求高,通过率可能只有30% - 40%;而部分冷门专业报考人数不足百人,录取率接近50%。
不同专业的通过率也有差别。
3.培养模式:周末班、集中班、网络班如何选?
周末班:适合本地考生,课程安排在周六日,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非全日制MBA项目。
集中班:每月集中授课4-5天,适合异地考生,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
网络班:线上授课,时间灵活,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等学力申硕项目。
不同班型的学费、教学质量、证书效力无本质差异,考生需根据个人时间安排选择。
不同院校、专业差异表(仅供参考)
院校类型 | 热门专业 | 通过率 | 培养特色 |
985/211院校 | 金融、计算机、管理类 | 20%-30% | 师资强、资源多、竞争激烈 |
地方财经院校 | 会计、税务、审计 | 40%-50% | 专业性强、就业导向明确 |
师范类院校 | 教育学、心理学 | 50%-60% | 理论扎实、适合教育行业从业者 |
理工类院校 | 机械工程、电子信息 | 30%-40% | 实践导向、校企合作紧密 |
四、备考策略:高效学习是唯一出路
1.掌握考试题型和命题规律
备考在职研究生,掌握考试规律和备考方法很重要。不同科目有各自的题型特点,比如英语考试就包括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写作等部分。想要提高阅读成绩,可以练习略读、扫读等技巧;完型填空要特别注意上下文联系;写作则需要多积累好词好句。多研究历年真题,你会发现命题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
同等学力申硕考试真题、考试大纲可查看:同等学力申硕历年真题、同等学力申硕考试大纲
2.多做真题和模拟题
刷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真题能让你摸清考试难度和风格,模拟题则帮你适应考试节奏。做完题一定要认真对答案,把错题整理成错题本,这样才能查漏补缺,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把做错的题整理到一个错题本上,定期复习,避免再次出错。
3.参加辅导班或学习小组
如果觉得自学吃力,报个辅导班或者加入学习小组都是不错的选择。辅导班有专业的老师讲解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掌握知识。学习小组可以和其他考生一起交流学习经验,互相鼓励和监督。在学习小组里,大家可以讨论难题,分享学习资料,共同进步。
4.心理调节:拒绝“内耗”,保持节奏
备考过程中,心态调整也很关键。别给自己太大压力,遇到焦虑时可以跑跑步、做做瑜伽,或者找朋友聊聊天。记住,在职考研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保持稳定的复习节奏才是最重要的。与其整天担心考不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备考工具推荐表
工具类型 | 推荐平台/工具 | 用途 |
碎片学习 | 墨墨背单词、百词斩 | 单词记忆 |
真题练习 | 考研帮、粉笔考研 | 历年真题下载、在线模拟考试 |
时间管理 | 番茄ToDo、Forest | 专注学习、防止手机干扰 |
社群交流 | QQ备考群、知乎考研话题 | 获取信息、交流经验 |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用心了,啥事儿都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