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武汉
建校:1972
类别:理工类
简称:武工程、武工大
部门:湖北省

武汉工程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14年,是在整合武汉工程大学原化工与制药学院和原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相关优势学科组建而成的高水平、高起点学院。学院以大化工战略中“环化结合”为特色,以“培养更具发展潜质、更具竞争性学科集群”为建设思路,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一个在化学化工、环保等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院。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31人。其中专任教师106人,教授35人、副教授37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6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名师、湖北省教学名师等称号的教师31人;国家生态环境部和湖北省生态环境厅环境执法培训专家、国家环境督导师、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10余人。

人才培养

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43人,硕士研究生431人,博士研究生35人。学院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立院之本,着力培养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化学工程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开设应用化学和环境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湖北省化学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两个教学平台。

应用化学专业始建于1999年,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2015年获批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97年,是湖北省属高校环境类第一个省级品牌专业,2020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完成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察,2023年通过工程认证。

本科教育教学

学院以“名师引领全员育人”品牌为特色,以“一生一导师”制度为抓手,以“一月一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一生一帮扶”机制为重点,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育人成效显著。近年来,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思政课程1门;获批省级教研项目3项;获批省级教学团队1个;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1个;获第五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获批立项校级本科教育教学重大改革工程项目2项;公开发表核心期刊教研论文16篇;获学校第十四届青教赛二等奖1项;获教学创新设计大赛校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近年来,学院获A类赛事奖项30项,其中互联网+、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19项国家级奖项;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6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举办了“十大榜样人物”暨五四表彰大会、“硕果杯”演讲比赛、“纵横捭阖”辩论赛、寝室文化节、趣味运动会、“动感化环”师生羽毛球联谊赛、“KingofRunners”大型师生户外素质拓展、CEE讲坛、首届出国交流沙龙等系列品牌活动150余场次。

学科建设

化学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主干一级学科,化学为支撑一级学科,“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学科群被评为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学科实现了提档升级,评估结果从C-提升到C。

考研就业

学院通过加强学风和教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学习、生活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和服务,第三方调查毕业生对母院的满意度高。学院考研率从2019年的32.9%升至2024年的54.26%,考研率提升近22%,其中,2020级应用化学理科基地班考研录取率达100%,创历史最高,相关事迹被人民日报头条、新华网等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近5年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研究生教育

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过程管理,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近年来,师生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获批省级教研项目1项、校级10项,获批各类研究生课程项目10余项,获批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校级15个;建立研究生优质就业基地10个;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6%,考博率超10%。

科学研究

学院设有制药化学研究所和环境化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依托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化工清洁生产中心、湖北省化工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近5年来,师生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位居全校榜首;授权专利100余项,成果转让5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及子课题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湖北省科技厅、教育厅项目25项及其他横纵向项目700余项,科研入账缴费从2019年的1390万提升到2023年的1920万,进账总额近8000万元;参与制定各类标准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先后获批新型催化材料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石油和化工行业生物质环境与能源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成立武汉工程大学-荆门产业技术研究院、枣阳产学研技术研究院。邀请美国、德国、法国、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100余场次;成功举办WILEY-黄鹤楼先进纳米材料高端论坛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四届应用化学年会、全国磷石膏综合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大会;获批“湖北省教育厅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5项。

招生简章
专业方向
专业
学制
学费
学习方式
地点
证书
2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河南
结业证 学位证
2年
周末班

网络班

河南
结业证 学位证
请完成安全验证
用户反馈
问题描述
还可以输入 300
还未填写问题描述
联系方式
请留下您的电话号码以方便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相关图片
可上传 JPG/JPEG/PNG格式,单张图片不超过5Mb,最多传3张图片
反馈成功
举报内容
  • 内容不真实
  • 旧闻重复
  • 内容质量差
  • 软文广告
  • 其他问题,我要吐槽
举报此人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谩骂攻击
  • 其他
成功提示